最近一建鐵路專業證書的市場價格可以說是瘋了:短短幾天時間,從十幾萬直接飆升至20萬以上,而且最離譜的是——即使你出得起這個價格,市面上也根本找不到愿意出證的人。這種“一證難求”的情況,比當年的礦業、機電證書市場還要更為極端。
那么,這到底是為什么?為了搞清楚這次鐵路專業證書暴漲的根本原因,我專門花時間深入四庫一平臺,查閱了鐵路相關資質的持證情況,一層層剖析背后的邏輯。
一、鐵路資質的現狀:央企全面壟斷,民企無從插足
先說鐵路工程施工總承包特級資質。目前全國僅有35張資質證書,全部掌握在中鐵系統及其下屬公司手中,無一例外。這些央企本身人力資源充足、證書配備齊全,基本上不存在缺建造師的情況,因此他們并不是本輪證書市場的購買主力。
接下來是鐵路工程總承包一級資質,全國范圍僅有94張,情況與特級類似,依然全在央企手中。
再往下看幾個重要的專業承包一級資質:
1.鐵路電務工程一級:47張
2.鐵路鋪軌架梁工程一級:39張
3.鐵路電氣化工程一級:38張
這些專業資質的持證單位,也清一色是國企或央企,民營企業一個也沒有。
換句話說,在高等級鐵路資質的領域,市場幾乎被中鐵系完全壟斷,而這些單位本身并不依賴市場找證書。
二、市場真正缺證的主力:二級總包企業
問題的關鍵出在二級鐵路總承包資質企業身上。
目前系統中登記的鐵路總包二級資質單位超過450家。這些企業主要是在過去一年通過資質“三級升二級”變更而來。按規定,他們需要至少配備8名鐵路專業的一級建造師。
我隨機抽查了前30家單位,其中29家都存在建造師配置不達標的情況:
1.大多數僅配備1到2本相關證書;
2.有的企業甚至一名都沒有;
3.有的企業的資質本月底即將到期,人員仍未配置完成。
也就是說,這些二級資質企業才是當前市場上瘋狂搶證的主力——它們正面臨資質到期、續期無證、被取消資質的風險。
三、央企也缺人?真相讓人意外
可能有人會認為央企不至于缺證吧?但數據給出了否定答案。
在這些二級資質單位中,部分單位雖為央企分支機構,但其人力配置也未達標。唯一達標的只有一家。說明央企里非核心單位、資源薄弱的板塊同樣陷入缺人窘境,甚至在與民企搶證。
這也解釋了為什么現在鐵路證書流通性極低,許多證書“鎖死”在單位手里,即使不再使用,也無法變更注冊。
四、證書漲價背后:成本高到令人望而卻步
如今一本鐵路專業的一建建造師證書已經喊到了20萬/年。
考慮一個典型的鐵路二級總包單位需要8本建造師證書,僅證書費用就要160萬。
對于很多民營企業來說,這個成本根本無力承擔。更何況,這些資質本身是三級升二級而來,有效期僅一年,如果到期無法續期,就意味著“打水漂”。
也正因如此,一些單位已經準備“主動放棄資質”,干脆不玩了。
五、這波行情會持續嗎?恐怕只是曇花一現
很多人以為鐵路證書行情會長期堅挺,但我認為未必。
這波暴漲背后,是多種因素偶然疊加的結果:
1.三級資質大批換成二級,造成資質到期潮;
2.二級資質對證書有硬性要求;
3.市場證書高度集中于央企,幾乎沒有流通性;
4.當前是資質續期的集中窗口期。
等到這波“臨時資質續期潮”過去,市場熱度自然會降下來。到你年底考出證書,拿到注冊資格的時候,這些現在急需證書的企業,可能早已“資質失效”或者“退出市場”了。這就是典型的“孩子死了,奶才來”。
六、結語:別追高,保持理性
總之,鐵路專業證書此次暴漲,是一場由政策變化、企業資質周期、央企鎖證三者共同觸發的市場現象。但它不具備長期維持高價的基礎。
現在高價買入,無異于高位接盤。與其盲目追漲,不如靜觀其變。
當然了,如果你是沖著短期套利去的,那我建議你去看看港航專業——“上一屆礦業瘋漲、這一屆鐵路發瘋、下一屆就看港航能不能瘋一回”了(笑)。
上一篇: 一建增項別亂來,選錯真的是白忙一年
下一篇: 建筑資質正式延五年,福建證書市場或將爆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