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住建部發布了**《關于開展注冊公用設備、電氣工程師執業工作的通知(征求意見稿)》,引發了業內的廣泛關注。該政策明確提出,在中型及以上工程建設項目**中,注冊給排水、注冊暖通、注冊動力、注冊供配電和注冊發輸電等專業的工程師必須“上崗執業”。
這一消息讓不少人開始關注:證書價格會不會因此迎來新一輪上漲?執業制度的推進是否會提升證書的市場價值? 但在得出結論之前,我們不妨回顧一下2024年住建部啟動注冊執業的幾個證書,看看當時的預期與現實是否一致,并分析此次政策對證書市場的真正影響。
一、執業制度的推行會帶來證書價格上漲嗎?
很多人第一反應是:證書要漲價了! 畢竟,執業制度實施意味著企業必須有持證工程師才能開展相關工作,市場需求應該增加,證書價格也理應隨之上升。但事實真的如此嗎?
我們可以回顧一下2024年住建部啟動注冊執業的幾個證書,包括:
1.注冊土木工程師(道路工程)
2.注冊土木工程師(港口與航道工程)
3.注冊土木工程師(水利水電工程)
4.注冊環保工程師
當時,許多業內人士也預測,這些證書的價格將迎來大幅上漲。然而,一年過去了,市場情況卻并沒有如預期般“飛漲”。很多證書價格只是小幅波動,甚至有些依舊低迷。那么,為什么執業制度的落地并沒有帶動證書價格大幅提升呢?
二、證書價格不是說漲就漲,關鍵看市場需求
證書價格的變化并不是由政策單方面決定的,而是受到市場供需關系的影響。2024年那些證書啟動注冊執業時,市場對它們的價格早已有預期,該招聘的企業已經招人了,該辦理的手續也早就安排好了。因此,即使政策落地,市場早已完成消化,證書價格自然不會發生劇烈波動。
從當前情況來看,注冊公用設備、電氣工程師這幾個專業的證書,也可能會經歷類似的情況。政策要求上崗執業,但市場是否真的需要那么多持證人員,才是決定證書價格是否上漲的關鍵。
三、執業制度的推行確實會提升市場需求,但未必影響價格
雖然證書價格未必會上漲,但這次新政仍然會對市場產生影響,尤其是設計院對持證人員的需求會有所增加。原因很簡單——執業制度意味著審圖環節需要持證人員蓋章,而沒有符合要求的注冊工程師,項目審批就無法通過。因此,設計院不得不招聘或培養持證人員,以滿足政策要求。
但這是否意味著證書價格會上漲呢?未必。
市場早已趨于飽和,注冊公用設備、電氣專業的證書持有人數量較多,很多持證人還沒有找到合適的單位。即便需求增加,供給仍然充足,因此價格很難被有效推高。此外,設計院往往采用社保唯一模式,不接受掛證,進一步壓縮了證書市場的靈活性。
四、未來證書的價值如何看待?
從長遠來看,執業制度的推行確實強化了證書的實際作用,使得持證者在職業發展中更具競爭力。但同時,我們也要認清現實:
1.證書仍然有用,但“躺賺”時代結束了
過去,許多工程師考證后選擇掛證賺錢,但如今隨著社保聯網和監管加強,掛證難度加大,市場已不再允許“無證上崗”。雖然政策增加了對持證者的需求,但也意味著證書持有者要真正上崗工作,而不是單純依靠掛證獲取收入。
2.證書是職場競爭的“加分項”,但不是決定因素
未來,證書的作用將逐步向職業晉升、職稱評定、項目審批等方向傾斜,而不是單純作為“硬通貨”流通。擁有證書的工程師可以在競爭中占據優勢,但僅憑證書已無法輕松獲取高薪,還需要實戰經驗和項目業績支撐。
3.市場需求仍然主導證書價格
雖然執業制度帶來了新變化,但決定證書價格的核心依然是市場需求。如果行業整體不景氣,或者相關領域建設放緩,即便政策要求持證上崗,證書價格依然難以上漲。
五、政策推動執業,證書市場進入理性階段
住建部的新政再次印證了一個趨勢:證書的實際價值正在回歸,單靠考證獲利的時代已經過去。
1.對于有志于在行業長期發展的工程師而言,證書依舊是提升競爭力的重要砝碼。但與其寄希望于證書價格上漲,不如關注如何結合證書與實際工作經驗,提高自身專業能力,以確保在未來市場中的穩固地位。
2.對于單純希望靠掛證賺錢的人而言,未來難度越來越大。監管趨嚴、市場供大于求,使得掛證收入難以大幅增長,甚至可能進一步萎縮。
未來,注冊公用設備、電氣工程師執業制度的推進,將推動行業向更專業、更規范的方向發展。對于從業者來說,持證仍然重要,但更重要的是提升自身的專業水平和行業適應能力。
上一篇: 一級建造師增項攻略:熱門組合與掛證收益
下一篇: 建筑行業的薪資揭秘:哪些崗位真正高薪?